20091028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導演:李安
演員:傑佛利迪恩摩根(Jeffrey Dean Morgan)、李佛薛伯(Liev Schreiber)、
艾米爾賀許(Emile Hirsch)、保羅迪諾(Paul Dano)、尤金李維(Eugene Levy)
年份/國家/發行:2009/美國/威視

李安總是把情緒放在鏡頭的後面,
但情緒很輕易的會穿過鏡頭進入觀眾的心,
那是一種魔力,而且情緒透明清晰的讓人感動。

看了幾個李安導演的訪問,對於一般人的概念他有些嗤之以鼻,
而我其實也只是那一般人,就是那些從來沒有進入Woodstock音樂節的一般人,
他說,舞台在他述說的故事中比重是最小的,
偏偏很多人一直抓著這點猛力批評,但他要說的是故事而不是記錄。

這種說故事的功力可不是人人都有,
我們都像是沒有買到票的觀眾,隨著李安的角度看見了Woodstock,
也從中體會了什麼是愛與和平的真諦。
從電影裡,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知悉Woodstock的產生,
雖然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事實,但鋪陳總是必要的,
後面的轉變,除了主角本身,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親,
這個轉變完全忠實的體現了愛與和平,就算那些在泥濘中打滾的年輕人,
也都完全的體現了愛與和平,那些打滾和快樂雖然是很細微的行為,
但就是可以讀到行為背後的意義是多麼偉大,
就是這樣我才感同身受,然後感動。

劇中一個角色說:「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但都把愛排除在外。」
這句話重要的不得了,卻由這個角色說出,
其實可以從鏡頭分割就體會了,分割鏡頭我確實有些不習慣,
這就是不同觀點,而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最後音樂節辦成了,這就是和平最後的實踐,
我相信觀眾在看分割畫面的時候,也都只能挑自己想看的看,
雖然我很努力的想知道每個細節,但就是無法完全看到,
人果然是主觀的動物,看見的就是眼前那些,
如果能夠看得又遠又廣,這世界大概就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最後想提的還是故事的收尾,畢竟故事的結尾總會提到重點,
Woodstock的意義也直接體現在主角的父親身上,
他用著很誠懇的語調,支持他的兒子追求自由,
而不再只是死守著自己的保守的觀點,雖然母親的部份在結論並沒有太多的詳述,
但可以透過錢的轉折明白了主角的自由就快實現了,
說要自由,毋寧就是因為身處在不自由之中,
我想只要當過兒女的妳我都能輕易體會什麼是父母的牢籠,
孝順與否實在不應該只憑藉是不是死守著父母而評斷,
這是我最應該學會,也最需要學會的一課,
其實只要相信愛存在,就能夠用愛連結每個人,不論你身在何方。
(最近哈利波特進展到第六集,我想鄧不利多也是愛的代表)

可能對李安太過恭維,不過那就是我主觀的感動,
而且我可以包容任何和我不一樣的聲音,這也是我對這部電影所做的尊敬。
記得仔細聽電影的配樂,對於那些想去看搖滾現場的觀眾,
請把這樣的機會留給像搖滾世代這樣的電影,那才能夠滿足你,
但電影配樂就是隨著劇情而存在,仔細聽也能聽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