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6

「小人竟然說都是大人的問題」by陳珊妮@2011朗讀節


(圖片來源:陳珊妮臉書粉絲團)


第一段

「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很瞭資本主義,其實是資本主義社會裡沒有理想也沒有目的。」

「世界存在著大眾熟悉的公式,大眾思考的一切都訴諸於常識,所以文學是白紙上的黑字,繪畫是平面上的點線面,生活是一種態度,態度只要伸伸左手就可以把每一個人的頭按進馬桶,他說沖,你說好,但水始終沒有來,你的頭一直待在屁股該待的地方,你的聲音在馬桶裡持續不斷地回聲呢喃著,這就是態度。」

「我們很難承認自己既無天分又不勇敢,但是可以盡情的嫌棄藝術搞特權並且猥瑣,我們將一切美麗的角色無止境的情慾化,盡可能切合主流道德尺度,然後以一切能夠想到的辭彙加以羞辱,我們的眼耳鼻口都急著想要做自己,對於人類現實的事物都予以質疑與否定,我們擁抱著破碎的幻想,然後用充滿詩意帶點氣聲的感性語氣說了,一切都回不來了,都回不來了。」

「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的人生,如果我們真正懂得自己的好。」

第二段

「作品可以教你很多事情,但是作者不能,因為很多作者都很笨。」

「我們從壞東西和錯誤中學習到的比較多,至於好東西總在心不在焉的狀態下出現,於是我們每天都期待著好東西和壞東西的出現,好東西出現時我們會變得很得意而且討人厭,壞東西出現時我們會去算命,星座專家的術語和塔羅牌的圖案,會直通你的大腸,由我們自行解讀,讓一切穢物迴流至大腦。」

「在等待的狀態中我或許不該工作,不做音樂時依然能夠思考。」

「強迫自己說點新鮮的事吧,因為如果我們很笨,至少不要變得無趣。」

「我們盡量蒐集關於幸福的字眼和聲音,任憑它們塞滿所居住的空間,我們唯一不想做的,就是關於幸福的一切努力。」

「如果沒有所謂的正確觀念,什麼夢想都有實現的可能,如果我們真的願意看清現實環境的混雜共生,不那麼在意文化身分和意識形態,如果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狹窄的心胸和愚笨,作品可以教你的事情,大概會有一整個小宇宙。」


我說:「一切都是因為缺少了靈魂。」

大人總是教導我們許多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生存的方式,
告知我們不該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卻忘了我們必須在壞東西和錯誤中才能學習到很多。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被迫接受資本主義的遊戲模式,
說實在的也沒有別的模式可以選,我們只能在這樣的模式底下往左往右,跳躍閃躲,
遇到好東西開心,遇到壞東西就只能像陳珊妮說的,
讓塔羅牌的圖案和星座專家的術語控制,試圖讓自己好一些。

但文學真的只是白紙上的黑字?繪畫真的只是平面上的點線面?
生活態度原來也只是生存時抒發給自己聽的屁話?
整個世界都混亂了,頭完完全全不應該待在屁股待的地方。
我們總是這樣,不承認自己沒有天分也不勇敢,
真的就如她所說的,總是用感性語氣說著一切回不來的論調,
正經的以為自己有那麼一點憂鬱,靠著這樣的憂鬱換一些自我的快樂,
沾上一點文學氣息和藝術氛圍,假裝自己天分仍在,這根本就是現實生活的假象和幻影。

真的只能說,如果我們真的懂得自己的好,才真正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人生。

而別人的人生呢?

我們看電影、聽音樂,用一兩個小時換別人的人生,
不斷地理解別人的好,卻忘了作品出來的時候,
已經帶出了更多的未知,我們總是對號入座於連結別人的人生,
卻忘了連結之後的下一步該如何過得更好,日復一日,
我們活著只為了追逐自己的背後,只能一直旋轉,這就是所謂的狹隘和愚笨。

我們只在自己的範圍之內蒐集幸福,
卻忘了努力追尋幸福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辛卻多彩多姿,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之後得到的幸福,才稱得上完全的快樂。

我們看不清現實的虛假,離不開資本主義社會,
那麼就享受那些稍微偏離遊戲規則的作品,
在不同的、別人的氛圍裡,找到依歸,試著讓自己的範圍擴大,
也不要忘了追尋幸福的過程才是最終享用到快樂果實的原因。

小宇宙在哪裡,我們就應該在哪裡。

把靈魂帶進自己的身體,整個世界已經有太多靈魂漂浮在空氣裡,
擠滿了天空,陰暗的世界需要陽光,黑暗的自己也需要一些色彩,
靈魂就在不遠處,我是這樣和自己說的,我已經在追尋的路途上,
正在享受這過程的酸甜苦辣,雖然有時候還是不免氣餒,
但我仍舊明白最想要的那個自己,其實就在我心中。

20110215

I&fused - kind of clue




看樣子,勢必要把blogspot上第一篇音樂的心得給他了,
怎麼可以讓我連續一個星期的晚上都點開這張專輯,而且從頭聽到尾,
真的是相見恨晚,2002年發行的專輯到最近才跑進心裡面,真是大delay。

其實很久以前這張專輯就已經收到我的櫃子裡,也已經輸入到iTunes裡,
最近一聽整個就是愛到心坎裡,每次聽每次都點頭又對節奏的,好誇張。

我一向都不是酷愛電子或舞曲的人,這張專輯真的很可怕,
應該說這個法國佬很可怕,居然讓我陷在他的混亂氛圍裡,幾乎每個夜晚,
不停google每個跟I&fused有關的網站,總算讓我找到官網和myspace。

這張專輯非得從頭聽不可,類似Intro的「Make Puzzles W/ My head」開場,
雖然破題破的比較POP,但David Lavaysse的聲音真他媽的好聽,
第二首的「Countryside」用吉他當底,夾雜一堆其他如玻璃、絃樂、洗衣板等聲音,
整個就亂中有序的好聽,再加上偶爾的氣音、假音,high到爆炸,
適時的喇叭Solo,帶點Jazz,卻又節奏十足,偶爾來個破音,整個大推薦,
相信我聽到這裡,應該會無止盡的往後聽下去。

第三首「It Ain't Easy」從類似廣播的音效開始,一直在說「I am not crazy」,
卻讓妳覺得根本就是個瘋子,慢慢的節奏出現,再加上合成器的聲音,
然後是David的嗓音,低音絃樂(不確定是合成還是真的),
另外還有David的中提琴提味,整個還是只能大推大推大推。

中間還是有像「Boa」這樣有點慵懶的歌曲,比較走民謠一點。

也有像「Symetricks」這樣節奏比較重一點點的歌,念詞念的有點Hip Hop,
但又不像Hip Hop,再加上莫名其妙的音效們,效果一百分。

「Your Hand」則是中板抒情歌曲,卻仍舊能夠點頭啊。

「Earmuff」的開場用豎笛帶入一種詭異感,然後接節奏,
重現某種黑暗跳舞氛圍,唱的部份在最後一分鐘才稍微帶入,
這首比較有電影音樂的感覺。

另外,「Get Wounded」的電子味就真的比較重,這首我很愛,
旋律性也比較多,合成器的聲音比較明顯,有點喃喃自語的感覺,旋律非常好聽。

總之,全部共有11首歌曲,每一首你都不會失望。

I&fused其實就是David Lazaysse的化身,
他用一種拼貼的態度在玩音樂,但這樣的拼貼絕對不是惡搞,
每一首歌曲仍舊擁有各自的氣氛,帶著耳機可以聽見更多背後玩出來的音效,
拼貼拼的亂中有序,這就是David先生厲害的地方。

我要繼續追他後來與之前的專輯了,如果也有人想一起追,
底下我放上他官網與Myspace的連結。

試聽:http://www.myspace.com/ifused
官網:http://www.i-n-fused.com

20110212

愛情藥不藥 Love and Other Drugs




導演:愛德華史威克 Edward Zwick
演員:傑克葛倫霍(Jack Gyllenhaal)、安海瑟威(Anne Hathaway)、
茱蒂吉兒(Judy Greer)、漢克阿薩瑞亞(Hank Azaria)、奧立佛普雷特(Oliver Platt)
年份/國家/發行:2010/美國/福斯


主觀的感動,主觀的自以為理解主觀的核心,
其實就是看電影,也就是所謂入戲,然後反芻一些感受。

劇情片顧名思義擁有很引人入勝的劇情,
或者擁有和觀眾有相同連結的劇情,要有相同連結其實不難,
只要有某個點觸動了某個觀眾,基本上所有的連結就都成立了。

看這部電影,其實是為了看Anne Hathaway而已,
沒想到會看出什麼心得,一直都認為愛情片就是那樣梗老,
在入戲時逼得出眼淚或擠得出笑容,就算成功了。

這部電影,我認為成功的打造了某些真實的人生。
但我得先說,最近情緒不佳的感受,的確是強烈了些,尤其在被Anne強烈吸引下。

故事中的女主角,得到沒有根治可能的帕金森氏症,
曾經希望倚靠著某個人來扶持,卻失敗了,因此再也不相信愛,
而男主角則因為家庭其他小孩都擁有了優秀的前途,
導致本來應該擁有令人稱羨前途的自己朝著另一條路走,不安的,脆弱的,
只在吸引力上強力發揮,只要被他勾上的,絕對跑不掉。

他們因為某些原因碰面了,愛情片一慣的手法,
不相信愛情會發生的兩個人卻相愛了,也是愛情片一慣的手法,
在這種大略上故事的描述,基本上都是梗老的愛情故事,
但在細節上的主角個性,卻真實的打動我。

男女主角分別的那種頑強,不肯承認脆弱的個性,實在是塑造的很好,
也有可能是Anne和Jack都很能勝任這樣的角色,因此電影中的故事自然的好像現實,
差別只在於,男女主角沒辦法這麼帥這麼美,身材又這麼好罷了。

有時候你發脾氣,會知道因為你愛著這個人,
有時候你安撫她,卻也因為你愛著這個人,
這就是愛,這麼簡單,在你想過之後,
心裡渴望的還是陪伴彼此一生,那其它的功名利益就不再重要了,
就是這種真實令人覺得有點心酸的甜蜜,實在很感人。

尤其是中間某一段,女主角要男主角說出四個自己的優點,
男主角說不出,女主角卻大力的稱讚他,說他比他自己想像的要棒多了,
就是這樣,有時候背負太多期望,反而愈來愈退縮的心態,我能夠理解,
因此在遇到電影中有這樣的橋段時,不管愛情故事梗有多老,都還是會被吸到戲裡面。

其實這樣的故事應該可以更有層次一些的,
不過要有層次,就交給另外一組人馬去拍吧,
這電影擺明就是愛情喜劇,層次不是太過重要,
只要某些點有描繪出就可以了。

我還是想稱讚一下Anne,她的演技實在不錯,
尤其在看過Rachel Getting Married之後,更是完全相信Anne是會演戲的,
Love and Other Drugs片中的女主角個性,其實真的演得蠻好的,
但是,要大家不看她的身材實在說不過去,
因此,大力推薦一下片中男女主角的裸露床戲,的確是票房吸引的關鍵之一就是了。

總之,如果你曾經擁有什麼脆弱然後被愛情解救的時刻,
基本上都應該會被這樣的電影感動,
如果你一直都認為愛情是屁的話,就不要看愛情片了,
你只會覺得你一直在看一下屁事,聽一些屁話而已。

每個人都擁有脆弱的時刻,但只有自己知道怎麼解救自己。

絕對不要輕看獲得的愛情,其實得來不易,
仔細想想在愛情路上想要的是什麼再下決定,
將會帶給你無限的勇氣去承擔未來可能發生的困難,
這就是俗稱的愛情,我很喜歡,也已經獲得了。



最後我還是想再說一下,Anne Hathaway is damn hot !!

20110201

安妮萊柏維茲的浮華視界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




導演:芭芭拉萊柏維茲 Barbara Leibovitz
演員: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巴瑞辛尼可夫(Mikhail Baryshnikov)
喬治庫隆尼(George Clooney)、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
克莉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
米克傑格(Mick Jagger)、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
年份/國家/發行:2006/美國/倍司特



熟悉Beatles的人應該都熟悉在John Lennon遇刺前,和Yoko Ono那張純真私密的照片,
熟悉Rolling Stones的人應該都知道Annie Leibovitz在擔任滾石雜誌封面攝影期間,
曾經跟著Rolling Stones巡演而陷入毒品的世界,
熟悉好萊塢明星的人則會記得Demi Moore那張懷孕全裸的封面,
不論是哪一張照片,都無法忘卻其給人的強大印象及影響,這就是Annie Leibovitz。

人像攝影一向是困難的,片中的評論家一再強調這一點,
Annie最厲害的莫過於拍攝其他人拍不到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來自於很容易和被拍者玩在一起又不忘拍攝的個性,
大部份的被拍者都很習慣Annie的鏡頭在旁,這就是她一開始在滾石雜誌的態度,
只有成為事件的一部分,才能拍攝到其他人看不到的。

片中談到許多Annie的過往經歷,關於情感的部份雖著墨不多,
但觀看電影的人一定能明白Annie和蘇珊桑塔(Susna Sontag)之間的關係,
片中最後Annie看著Susan的照片忍不住留下淚,其實就能看出情感的濃厚。

Annie的經典攝影作品多得數不清,隨便google都能看到一堆,
但透過Annie妹妹Barbara所拍攝的紀錄片,反而更能理解攝影大師的內心,
愈理解內心就愈能理解其作品的強大力量從何而來。

攝影所拍攝的瞬間,其實就只是瞬間,那瞬間一過就改變了,
時間不停的往前走,瞬間一直在發生,
每個人能用相機捕捉到的瞬間也一定完全不同,
就算重回現場、重置姿勢,心態和眼神也已經改變了,
這就是攝影最迷人的地方。

想理解Annie的迷人之處,千萬不要漏掉這部紀錄片,
如果我是名人,真希望能請她幫忙拍個照,就能永留在這世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