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黑天鵝 Black Swan



導演: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演員: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蜜拉庫妮絲(Mila Kunis)、
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芭芭拉荷西(Barbara Hershey)
年份/國家/發行:2010/美國/福斯


早就知道的故事,早就知道的劇情,早就知道的結局,
在電影院觀看後獲得的是,完全無預料的震撼。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完完全全忘了Natalie Portman,隨著她進入了Nina的世界,
Nina這角色讓觀眾在黑暗中也焦慮不堪,一直到電影的最後一刻仍是緊繃的喘不過氣來,
觀影過程中很是壓迫,透過鏡頭、角色、音樂的呈現,整個被困在Nina的角色裡跟著混亂。

大概是因為這種感受很久沒有了,這部片的結束讓整場觀眾都留在位置上沈澱和分享,
一秒鐘的時間沈默,十秒鐘的時間沈澱,接著是無止盡的分享,
我想導演成功了,他把驚悚片的元素加入其中,讓觀眾進入劇情並甘願被嚇。

藝術的精髓在於藝術家把整個生命的歷程揮灑在作品裡,
Nina執著的追逐著完美,精確的舞步,卻忘了內心世界的分享,
如果說燃燒殆盡是必要的,我相信沒有一個熱愛藝術的人會說不,
其實就像我常說的,作品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才動人,
還未曾體會過燃燒殆盡的感覺,但看過不少藝術家燃燒殆盡的故事。

家庭總是影響人類最大的因子,當然每個藝術家都一樣,
在訴說某個故事的時候,總是無法排斥掉家庭這一塊。
Nina從小就生活在壓抑下,媽媽將自己一直沒有成功的夢想全放在Nina身上,
那不是真的愛,其實那是一種怪罪,一種自私,
也因為這樣,造就了Nina個性上的缺失,追求完美的毫無道理。
Nina一再容忍媽媽的過度關愛,媽媽用Sweet girl的字眼規範著她,
媽媽睡前總是將旋轉的天鵝湖音樂盒擺在一邊,媽媽其實才是造就Nina心中黑天鵝的最大功臣。

序幕那一段夢中舞早就顯露了Nina心中的奔放,她夢見的自己不是白天鵝,而是與白天鵝跳舞的怪獸,
觀眾就由Nina的夢一路開始,跟著她來來回回於現實與幻象之中,
我們深深體會焦慮、害怕、孤獨、悲傷、快樂,隨著劇中人起落,
這真的必須歸功於Natalie Portman的功力,將劇中角色的張力表現的淋漓盡致。
雖然這個角色本身已經具備獲獎元素,但Natalie的演出完全展現Nina的內心,更是拉高了獲獎資格,實至名歸!

其實導演蠻聰明的,運用了手持攝影方式來詮釋這齣戲,
採用一點點紀錄片形式,加上一點點驚悚片的元素,讓觀眾能夠進入劇情的很真實卻又很有娛樂效果,
但音效跟音樂在片中運用的也很恰當,如果沒有聲音效果,氣氛可能會少很多,
光靠手持攝影和Nina的情緒應該只能達到七八十分,加上聲音逼近一百分。

談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到「四月三週又兩天」,這部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得主,
在片中完全沒有用到音樂,光用長鏡頭、光影效果和場面調度就讓我緊張感充斥了,
鏡頭總是緊緊跟在女主角身後,用逼近的方式,讓觀眾只能隨著女主角而了解劇情而感到緊張。
這樣的方式比較「影展」,而「黑天鵝」則比較「好萊塢」,這大概就是兩者的差異,
但論娛樂效果,的確是「黑天鵝」略勝一籌,畢竟人類還是感官動物,
有聲音效果的影像,仍然能夠影響觀眾進入戲劇的氣氛和情緒。

「黑天鵝」將雙重人格詮釋的還不錯,片中攝影機除了跟隨著Nina之外,
還會以Nina的觀點去看周遭的環境,讓觀眾能夠理解Nina看見的,也就能夠隨著她起伏,
片中還加入了Nina的幻覺,幻覺和現實交錯,
觀眾其實就和Nina一起無法分辨什麼時候是幻象,什麼時候是現實,
這點如果硬要說,我實在無法確知是優點還是缺點,
優點是觀眾會和主角一樣混亂,缺點是觀眾容易混淆劇情,
但至少我看到最後的確是掌心冒汗又震撼的不得了,那就夠了。

另外,我愛透了這部戲的音樂,其實天鵝湖的旋律都已經很熟悉了,
但詭譎又悲傷的氣氛讓我好像掉進電影裡面,聽著音樂都能夠想起Nina的表情,
甚至是Nina的感受,Nina產生的幻象和無助,那樣很迷人,推薦大家看完電影後,用耳朵再聽一次這部電影。

還有,我愛死片中在PUB那一段的影像使用,隨著節奏跳舞的影像,迷人至極,
不管是誰,應該都會沈迷在那樣的環境之中,墮落、逃避,
姑且不管Nina在那時候究竟是白天鵝還是黑天鵝,那段剪接方式讓她性感無比。

說到劇情,套用斷背山的介紹,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黑天鵝」,
黑色和白色必定是共存在人類的身體裡,他們不會混合成灰色,他們會輪流出現,
仔細想想,某些時刻必定是脆弱的如白天鵝,又有某些時刻必定狂放如黑天鵝,
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妳知道自己的黑天鵝是什麼樣子嗎?
如果你知道,恭喜你,至少釋放的時候能夠明白要釋放什麼,
如果還沒找到,那麼請慢慢尋找,總有一天他會出現的不知不覺。

人生就是應該有過一次燃燒殆盡,追求完美的過程必定是艱辛的,
有些人擅長用自我毀滅的方式燃燒殆盡,有些人則寧願選擇形式的完美而壓抑,
其實想開了,人生什麼時候完美過了,那些缺口會一直存在,
隨著年紀的增長,只會發現缺口愈來愈多而無法彌補,更別說完美了…
真正的完美是,當你體會到了才知道的感覺。

Nina倒下之前說「I see perfection」,大概就是那種樣子,死而無憾。